-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重准备 把过程 促延伸――――小学品德课活动化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10-15 23:24:3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小学思想品德 阅读:9371次前言: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的广大教师们在积极进行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其中,活动化教学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切关注。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可在实际操作上,却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游离目标之外,走过场而已。本人经过学习和实践后认为,要使活动收到实效,我们必须让活动达到一定的深度——做到“重准备、把过程、促延伸”!
www.xiaozhibei.com 培养什么行为习惯,使学生知道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关注哪些过程,学会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正确运筹、恰当把握。如果活动的过程中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活动目的,活动就要进入误区。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交流而交流,为表演而表演,而是要讲究活动的价值取向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每课主题的价值内涵充分地凸现出来。
关键词: 活动化教学 重准备 把过程 促延伸
一、重准备
一节成功的品德课,课前准备必不可少。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品德课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因为这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目标得以达成的基础和前提。准备包括两方面:其一,教师方面;其二,学生方面。
1、教师方面。
在注重活动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不仅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同时,更要注重课前准备。有时开展活动前,还得亲自实地考察研究,把有关问题在上课前就解决好,这样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2004年4月23日,我有幸与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思品课骨干教师等140多人在北干小学观摩了余杭区乔司中心小学俞李老师的《上超市》一课的教学。俞老师的课设计巧妙,注重实践,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课堂活动非常丰富,学生有大量的小组合作和表达的机会,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动中感悟人生、学会做人,也使老师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而据我所知,俞老师这节课能够成功,跟她课前准备充分是息息相关的。俞老师提前一天就来到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www.xiaozhibei.com,来到北干熟悉环境。因为要带学生实地购物,她就亲自出马到各超市展开调查。起先,她来到华润超市,发现超市面积太大,可能在学生购物时不宜调控。接着,她又去了联华超市,可是不巧,超市的条码扫描机坏了,而小票知识又是上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她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带学生到比较小的永久超市购物。
另外如教学第一册《品德生活》中《学校里的安全》时,教师先应对校内场所进行考察,对校内危险的场所、危险的事情心中明确,甚至可以拍下来,以供课堂上小组活动讨论时用。
2、学生方面。
教学工作是相互的,课前让学生作必要准备也是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其实,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还是以俞老师的《上超市》一课为例。俞老师课前印好《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协助孩子填好课本第20页的“小调查”,看看家里需要购买一些什么物品。在这调查过程中,就让学生潜意识里知道,购物是要根据需要进行的,不能无计划购物。这为上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进行,学会购物有计划”的顺利完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再如我在上《品德与社会》第一册第二单元《我的家庭》的第一课《我来画棵家庭树》时,课前就要求学生作好准备: ⑴向大人了解家人、亲属的称谓,以及家人、亲属间的相互关系;⑵收集家庭成员和亲属的照片;⑶铅画纸、彩色画笔。这样,到上课时,老师就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活动了。当学生在全面学习了解了家人亲属的称谓后,我马上组织学生拿着收集来的家人亲属的照片,在班上找好朋友介绍给他认识。由于有了家人亲属的照片这种实物,再让学生介绍他们的称谓,立刻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介绍起来个个兴奋不已,有的不光介绍称谓,还情不自禁地介绍起照片上家人亲属的其它有关情况来。在学生动手、动口、动耳、动眼、动脑中,学生愉快地运用并巩固了刚学的称谓知识。试想,若没有学生课前收集来的家人亲属的照片,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人亲属称谓,那效果如何呢?我想肯定不会好到哪去的!
二、把过程
我们讲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安排儿童在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模拟创设情景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愉快地生活,并且能指导今后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要把好活动整个过程。
1、以目标为导向
教学目标是活动的灵魂所在。我们在引出和开展一个活动时,要做到活动清晰,落脚点明确。究竟从中要激发学生哪种情感,生成或改变哪些态度,
如俞老师的《上超市》一课,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三条: ⑴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进行,学会购物有计划; ⑵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了解保质期、小票等基本常识,能尝试着自主购物;⑶能评判有关行为,学会文明购物。因此,不管是带学生上超市购物,还是在课堂组织活动,俞老师都是围绕这三个宗旨来进行组织教学的。
2、以学生为本源
⑴坚持面向全体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确立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时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受益。那种老师急于讲结论,少数学生当主角,多数学生当观众的所谓活动是万万要不得的。真正的活动,就是要让不同情感,不同认识的各类学生相互交流碰撞,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知,感悟。这种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的活动化教学才是真正值得提倡与推广的。
上一年级《思品与生活》课的《看我多精神》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小朋友分组,每组带上不同的头饰,成为“小蚂蚁”队、“小蜜蜂”队、“小鸡”队……我组织他们进行“坐、立、行”大比拼活动时,先让各小组自我练习,然后组与组进行比赛。这样以组为单位,人人参与,个个就成了学习的小主人。我呢,也参与到各组中去,与他们一起进行活动。
⑵给予充足时间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现在有些公开课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动安排得节奏快,内容多,使得学生虽然能积极参与活动,但大多数只是走过场而已。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能真正体悟到的东西并不多。因此,这种失去了其本质功能的活动是不可取的。如俞老师的《上超市》一课,如果只安排一节课来完成全部内容,那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肯定要大打折扣的。
⑶关注兴趣与个性
以往思品课,我们往往习惯于左分析,右提问,引着学生往标准答案靠。学生兴致全无,言不由衷。于是思品课上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学生的个性、灵性、悟性全被禁锢了,学生对这种课也就兴致索然,直至厌恶。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思品教学的莫大悲哀。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