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及反
[10-15 23:11:1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9529次教学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人手思考呢?我们不妨从3个方面给予关注。
一、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以结构化的眼光构建教学框架,使课更有数学味。学生既然课前就会了,说明他们具有相关的经验,或者所学的知识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视角放在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上,使他们的数学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要避免就例题教例题的做法,否则便会陷入就知识讲知识的情况。事实上,教师们认为这类课作为日常课好上的原因也就在此。这种联系可以是横向联系,即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以本课为例,就体现不同方法间的联系,引导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开拓思路,丰富算法,利于算法的比较与选择;也可以是纵向联系,即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例如三年级上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就可以联系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并类推至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三者的计算方法是有共通之处的,不同之处在于零前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分别表示多少个十、百、千,这正是口算算理之所在。小数加减法就可以联系整数加减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计数单位相同可以相加减。
二、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应用不应是简单水平的重复,我们更应期待学生在原来认知水平上的前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能用”向“会用”过渡,发展学生思维。教材习题的编排可以清楚地看出从技能训练向实际应用过渡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应只是简单地思考应完成哪些习题,而更要思考教材习题编排的意图是什么,只有如此,自己在拓展设计练习时才能把握方向。本课上的练习就分为3个部分:基础训练部分,用于理解算理,巩固算法;技能训练部分,以估算促进精算;综合应用部分,在应用中体会口算的价值。可以说,学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数学,只有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才会感受数学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在教法设计中,贯穿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时空。既然学生课前就已经会了,课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加工学习材料,充分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会的内容充分交流,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他们深人地探究其中的道理,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在设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要为学生数学思维提供一定的线索,在思维方法、认知策略上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体验数学的思想和方法。[4]
www.xiaozhibei.com[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能根据实际情境,联系生活经验,合理地选择精算或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看屏幕,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师:会吗?(会)谁能证明自己会?比如说,举个例子。(40+50=90……)
师:我估计大家都是会的。那今天我们学什么?(复习)
师:说复习也可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节课就在已经会的知识中体会还能学到什么新的知识。先做个游戏好吗?这是一个美国的游戏,要求:从起点走到终点,所走路线加到一起是150。
(指名回答,师通过课件演示路线,其他学生帮着算。)
师:这是个简单的游戏,是整十加整十。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这组题你会口算吗?(出示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算一算。
60+70 50+90 80+40
600+700 500+900 800+400
(指名学生口算:130、1300……)
师:你有没有发现第一组题……
生:下面的得数比上面的多加个0。
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60、70是整十数,600、700是整百数。
(设计意图: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的师生交流就很重要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发言习惯、课堂学习常态等信息都需要通过短暂的交流来获取。同时,快速地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也是必需的。因此,设计与本课教学有联系的数学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能快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共同学习的场,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去。)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材料
师:你们在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的举手。生活中买很多东西时都是准确地算出结果吗?比如一种商品价格是29元,就可以看成?(把29看成30)
课件出示:
师:两种玩具各买一个,可能付多少元?(50元)有可能是51元、52元吗?(有可能)有可能是六十多元吗?
为什么?(有可能,如果个位相加进位就是六十多)
师:能举个例子吗?(28+39)那什么时候是六十多呢?
生:当个位相加出现进位时,结果就是六十多。
师:有可能结果是七十多吗?
生:不可能,因为十位2加3等于5,个位就算是9加9,最多只能向十位进一,也才是68。
师:那什么时候是五十多呢?
生:个位相加不进位。
师:看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个位进位和不进位两种情况。像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就可能是五十多,也可能是六十多。
师:顾客买东西可以估算,但是谁是不能估算的? (营业员)所以生活中的口算会根据数量的多少或者是不同的职业特点,有可能是估算,也可能是精确计算。如果要精算出结果,必须知道商品的价钱。你能说说两种商品可能的价格吗?
生:玩具汽车的价钱可以从20元到29元,玩具火车的价钱可以从30元到39元。
师:能说个和是五十几的例子吗?(21+31)和是六十几的?(25+36)想一个难些的。(29+39)
(设计意图:认真研读教材,可以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度”。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分不进位和进位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教者就可以考虑学习材料的呈现如何与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对2□+3□的总和范围进行讨论,学生可以自然地想到进位与不进位这两种情况。同样,为培养口算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对接近整十的两位数在口算时可以先看作整十数进行口算,学生通过举例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材料。)
二、探究算法,自我优化
1.教学“21+31”。
师:不进位的口算好算吗?像21+31怎么口算?
生:个位上1加1等于2,十位2加3等于5,和是52。
师:有没有先算十位的?
生:没有,万一有进位就不行了。
师:看来不进位的口算,大家的方法都是个位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 › 人教版二年级《捞月亮》教案
-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三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7、8、9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二年级小学英语同步测试(三)
- › 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 › 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