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片断及评析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片断及评析

[10-15 23:19:38]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阅读:963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0~92页内容。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字熟悉吗?现在老师说几件事,你们能把所听到的数学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课前发给每生一张记录单,见下表)请同学们听清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要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
  师:足球比赛中,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学校四年级这学期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0名同学;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学生填完后,教师有选择地收集用不同方法表示的记录单,并在展示台上展示)
  师:对这样的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1:这样记录,看不出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
  师:虽然都是2个球,但上半场是进球,下半场是丢球,它们两个的意思正好相反。另外,像转来和转走、赚与亏,它们的意思也正好相反。那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还能表示这些相反的意思吗?
  师:有的同学想出了其他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对这种记录方法,同学们作何评价?
  生2:这样记录,意思很清楚。
  生3:意思虽然清楚,但记录起来比较麻烦,碰到不会写的字只能用拼音来代替。
  师: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看?
  师: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4:就拿张阿姨来说吧,赚了6000元当然很开心,所以用“笑脸”来表示;亏了2000元当然很生气,就用“哭脸”来表示。
  师:很了不起!很有创意!谢谢你,请坐。除了“笑脸”、“哭脸”以外,还有一些同学用到了下面这些方法,请继续看。
  ……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记录方法,真不容易。但不知道同学们想过没有,在符号的使用上,如果只是你用的符号你明白,他用的符号他明白,我用的符号我明白,那到最后只能是大家都不明白。因为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大家都明白呢?(学生思考)

  www.xiaozhibei.com   生5:应使用统一的符号。
  ……
  师:老师同意同学们的想法,我们确实应该找一种统一的符号和方法。再来看刚才这道题,我们班还有同学用到了下面这种方法来记录。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6:上半场进了球,多了就可以用“+”来表示;下半场丢球了,少了就用“-”来表示。
  师:后面两种情况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对吗?你知道吗?你用到的符号跟数学家研究的一模一样,真是了不起!那同学们,你们说说看,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生7:可以看得很清楚。
  生8:简单明了,再说它又是一种统一的方法。
  师:现在,人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区别意思相反的量。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表中上面一行这样的都是什么数吗?下面一行的数呢?(至此,正、负数的概念得以顺利引出)
  ……
  评析:
  “生活中的负数”是课标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新增的内容。由于新增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全新扩展,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找不到建构新知的“固着点”,因此,教学本课该从何种角度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片断中,教者没有“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负数’”(果真如此的话,学生也就只能在“要我学”中进行一场“苦役”了),而是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地选取了生活中的三组材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据所表示的意义。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提供了空间。另外,教者具有强烈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通过巧选学生中不同的记录方法,展开充分讨论、比较、分析的过程。在平等对话、真诚沟通中,学生既体验到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又体会到“统一方法”的必要性,还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愉悦性。最终,正、负数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倾向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同时,还需提及的是,教者还具有非同一般“精心预设”的能力,即便是从学生个性化记录方式“出场”的先后顺序上也能作出这一判断。由此,可以这样说,正是教者对材料的精心选择、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巧妙利用、对预设与生成“度”的准确把握、对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把课改新理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才成就了课堂的成功和教学的精彩。而这些,无疑是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借鉴和不断揣摩的。
  注:本教学片断选自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由北京的赵震老师执教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