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和因数》听课反思
[10-15 23:08:56]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9650次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这里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在这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小数乘除法,只接触过整数乘除法,因此教材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并写乘法算式来引入因数和倍数。
教师在教学时做了如下一些努力:
(1)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表达,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今天在教学前,教师让学生学说话,就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xiaozhibei.com www.xiaozhibei.com]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因为今天教学的倍数和因数是讲述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于是教师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课中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改动呈现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方式。书上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然后自己用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由这些乘法算式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数关系的存在,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为下面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出示了一个除法的算式,让学生来找找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样不仅沟通了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也让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的接受。当学生认识了倍数之后,教师进行了设问:8是4的倍数,那反过来4和8是什么关系呢?尽管学生无法回答,但却给了他思考和接受“因数”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8是4的倍数,反过来4就是8的因数,接下来2和8的关系,学生也迎刃而解了。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书上出示的例题是找36的因数,36有9个因数,如何有序地一个不漏地找出36的因数我觉得对于刚刚认识因数概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改用先找12的因数,12数字不大,它的因数个数也不是很多,虽然学生不能有序地找出来,但是基本能全部找到,再此基础上让体会有序找一个数因数的办法学生容易接受,而把找36的因数作为学生的练习,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觉得能起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效果。
(4)设计游戏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xiaozhibei.com www.xiaozhibei.com]发散思维的能力。譬如“找朋友”游戏,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老师手里拿了2、20、27几张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哪些数的倍数,是哪些数的因数,,如果学生的学号数是老师出示卡片的倍数或因数就可以站起来。最后问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站起来。出示地卡片应该是几,找的朋友应该是倍数还是因数?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 › 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四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二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学反思3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集锦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