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集锦
[10-15 23:24:3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9982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www.xiaozhibei.com
上完本课,我个人认为预设的一些设计目标,基本能完成。一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一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个比赛情境的设计,是基于这部分知识对于一些优生并不难,另外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控究教学中,我想一改常态教学法,一般我们的教学都是在教完新知后,再找出一些错例进行解析,而我这节课是反过来的,先让学生自己猜想答案,答案中总有一些错例,这样再让学生去验证这些错例为什么是错的,实际上只要学生能找到错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这样也就掌握了新知。简单来说整个教学流程是先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接着是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应用”,得出计算方法,同时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我认为做到了:
1、注重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不仅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如让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同伴或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探究新知中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
2、注重学习的实效性。
在探究方法的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给予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猜想、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后,要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圆片让学生借助图片直观地理解算理等。
3、注重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以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主要对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转化”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是教学给学生在探究知识中“猜想、验证”方法的应用,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同时结合练习的最后一题以及课后的“你知道吗”有效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
1、因为是计算课,又因为本人的教学水平实在有限,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还较拘束,课堂学习氛围相对平淡。
2、教学中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如竞赛的情境创设还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学评价语言、方法相对单调,这些还有待提高。
3、生活化的教学不能较好地体现,整节课都只能停留于分数,实在无法做到数学课的美,更不能在数学课堂上孕育一些数学情怀。
4、因为最后时间有点仓促,以致还有两题练习无法完成。所以觉得练的量有点偏少。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技巧,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 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
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为此,在比照了不同版本教材探究题的优劣之后,我们果断地选择了“1/2+2/5”。并且这两个重要的分数数据的揭示,还不是直接的呈现,而是借助于学生更加熟悉、更易把握的整数(彩旗的面数)引入,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我们希望用“1/2+2/5”给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其二,化成小数的方法。1/2=0.5,2/5=0.4,9/10=0.9,都是一位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三,还原成整数的方法。它源于学生对信息的全面掌控,源于老师对情境空间的开放设置。
其四,更加富有创意的是,学生在否定“3/7”这一答案时,居然利用上了(1)“1/2就是一半”这一特殊之处,(2)40面彩旗的3/7不是整数,(3)如果1/2+2/5=3/7是对的,那么以前学的1/2+1/2=2/4=1/2≠1,等等这些老师都很难预设到的方案。
我们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也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老师开放设计的成功。
有点遗憾的是,与课本中的“1/2+1/4”相比,在“直观形象地折叠,利用分数的意义”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方法上有点欠缺。由于2/5不方便折叠,我们把画图作为理解通分的一种辅助手段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我们过分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淡化了优化,虽然教学中安排了这一环节,但有点走过场,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用“通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二、关于已有知识、经验的利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它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事实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是建构新知的必要基础,而且也是智慧生成的“源泉”。
学生在学“分数加减法”这课之前,已经有了较多的相关知识、经验。比较有利的是学生掌握了约分、通分的方法,会进行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明白分数与小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等等。现场的教学表明,也正是由于学生合理调用出了这些储备的知识,才造就了课堂的精彩,促成了个人智慧的生成。
另一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心理学上称之为“倒摄抑制”。在接到上课的任务时,我就思考:在不作任何铺垫,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学生是怎么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写教案之前我作了两次比较大的随机调查。第一次是在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但还没有学通分之前,结果20名学生中有18人看到“1/2+2/5”时脱口而出“3/7”。第二次是在学生刚学了通分之后,另选20名同学调查,结果仍有7人回答“3/7”。当然,这两次调查是在建湖进行的,国标教材已使用到了五年级,这期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到了五年级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隔一单元才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到了阜宁我才知道,他们前天刚刚才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通分的习题也正是他们最近练习的重点,应该说这是新课前不复习的复习,但即使这样,我询问了六名同学,当中仍有一位同学在第一时间内给出了3/7这个答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已经习惯于在做加法时,直接把相应的数字相加,但深层的原因(整数、小数以及同分母分数都有相同的计数单位,而异分母分数没有)他们却没有过多的思考。从认知心理学上看,今天的学习是学生在加法计算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在颠覆基础上的继承。我们可好好利用一番,安排学生先初步感知,直觉猜测结果,把他们的这种元认知放大,然后在质疑中,让他们惊现这里不能直接相加,接着进行深层的体验探究,学生自然地要想:怎样才可以直接相加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转化的思路有了着落点,智慧的生成也就成了必然。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 › 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四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二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学反思3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集锦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