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找规律(1)
[10-15 23:08:0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9378次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例题情境图、小黑板
课程实施: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例题情境图。
2、教师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同桌两人相互说说。
3、集体交流:让学生边指图边说一说一种物体特各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教师提问: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第9盆是什么颜色?第10盆呢?
出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先静静地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想清楚了就动手试试。
待大多数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他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各自发现地策略。教师巡视各小组,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
2、学生交流
大家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大家?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图形?
(2)计算的策略
把每两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花是蓝花。
追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 ○△ ○△ ○△ ○△ ○△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第几盆花的颜色相同?
(3)列举的策略:左起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所以第15盆花是蓝花。
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都明白这种想法了吗?引导学生发现:当摆放的位置是单数时是蓝色的花,当摆放的位置是双数时是红色的花。那第40盆呢?第81盆呢?
三、尝试练习,优化策略
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接下来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试一试,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盏彩灯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盏彩灯可以看成一组?为什么把3盏彩灯看成一组?算式中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
强调:第17盏彩灯跟每组中哪一盏彩灯的颜色是一样的?没有余数,那第18盏灯是哪一盏灯呢?它跟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是一样的?
提问:你更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为什么?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那看着场景图,你能提类似的问题考考大家吗?
学生提问,指名回答。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评讲: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五、运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补充练习第4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独立列式计算(提醒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教师简单介绍生肖是指用来表示不同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独立解决问题。
提问:老师今年27岁,属猴,今年多少岁的人跟我的属相相同。
六、自主整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今天新碰到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
七、课堂作业
1、完成补充练习第1题和第3题。
2、拓展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上会显示0.090909……,你能知道小数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吗?
(2)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上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吗?
点评: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发现规律,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发现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了探索的乐趣。
2、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通过“盆花问题”的“扶”,到“彩灯问题的放”,再到“彩旗问题”的自由发挥,让学生自己在摸索、比较、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受到碰撞,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现实的、熟悉的问题,如数手指、民间十二生肖、穿珠子等等,通过探索生活中具有规律的现象,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