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解题研究“解决问题”不只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不只是解决“问题”

[10-15 23:23:3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解题研究   阅读:9385
    教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页。
    
    片段一:认识线段图。
    师:我们从图上知道了“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的意思,能用图形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自主尝试画图。(基于对“倍”的认识的基础,出现了:
    ○   □
    ○○○ □□□等画法)
    师:如果要用线段表示裤子的价线,那么上衣的价钱怎么表示?
    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出示完整的线段图。
    
    师:像这样的图形叫线段图,它可以用来表示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说说这幅图中各部分的意思吗?比较一下,你觉得用哪种图能更简洁地表示出题目中数量的关系?
    
    片段二:探索解法。
    师:怎样列式求“一套衣服多少元”。
    生1:28×3=84(元)
    84+28=112(元)
    (大部分学生赞同这种解法,个别学生表示有不同看法。)
    生2:1+3=4,28×4=112(元)
    师: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
    生1:题中说“上衣的钱是裤子的3倍”,就可以先求出上衣的钱是28×3=84(元),然后把上衣的钱与裤子的钱加起来就是一套衣服的钱。
    生2:题目问“买一套衣服多少元”,就要把上衣的钱与裤子的钱加起来,已经知道裤子的价钱是28元,所以只要先求出上衣的价钱就可以了。
    生3:从图上看,一套衣服的价钱包括4“小段”,也就是4个28元,所以列式是1+3=4,28×4=112(元)。
    生4:我是这样想的: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那么上衣和裤子合起来就是裤子的价钱的4倍,所以28×4就是一套衣服的价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两种方法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两种思考方法:一种叫分析法,就是从题目的问题想起。如生2与生3所说的。另一种叫综合法,就是从题目的条件想起,想想哪两个条件有联系,可以先求什么。比如生1、生4所说,由“裤子每条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两个条件可以先求出上衣的价钱,最后再算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
    片段三:及时反思,提升策略。
    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管条件、问题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方法时,我们通常采用什么思考策略?你认为这些策略有用吗?
    生:(略)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老师结合教材特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有意识地渗透了图示法、分析法、综合法等解题策略,而且让学生经历了“激发需求,寻求策略——自主探索,优化策略——反思应用,提升策略”的过程。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进行反思评价,是形成策略的关键一步,也是传统“应用题”教学忽略的一步,在上述教学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反思:课中(如片段一和片段二末尾),老师的点拨,小结,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解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对策略的认识,而课末(片段三)的反思,则起到了巩固策略的作用。两次不同时机的反思,提升了学生对策略的认识。
    “解决问题”,不只是解决“问题”,我们要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加强解题策略的渗透,让“解决问题”的教学承担起实现课标中“解决问题”目标的任务。
    
    .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解题研究

相关文章